聯系我們
- 聯系人:首創特裝設計
- 手機:15975558396
- 電話:(86-020)29840768
- 郵箱:sczhanlan@163.com
- 地址:廣州天河區珠吉街東橫三路8號廣橋商務園B棟4樓
911遺址上的首次藝術特展:畫筆難描之情
燃燒的大樓、飄散的紙片、翻滾的濃煙、摔倒的女人……13位紐約藝術家的作品陳設在曼哈頓的911國家紀念博物館地下二層,和周圍的斷壁殘垣一起,描述著十五年前那場震驚全球的恐襲。
911紀念館主席喬?丹尼爾斯1日說,這場名為“渲染難以想象之事”的藝術展是該館第一次舉行特展,以繪畫、雕塑、影像等多種方式展現藝術家對“9?11事件”的理解。特展將于9月12月正式對公眾開放。
2001年9月11日,兩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客機撞向紐約曼哈頓的標志性建筑世貿中心雙子塔,造成近三千人遇難。
![每年,前來911遺址參觀的有1500萬名游客。 每年,前來911遺址參觀的有1500萬名游客。](http://www.wldbs.com/d/file/wangmeilianbo/2017-01-17/4da3e3214652cb1dedd663c107b68dc9.jpg)
“我當時的第一反應是要沖過去救人,可我的妻子說,作為一名藝術家,我有責任把看到的一切畫下來。”水彩畫《見證》的作者托德?斯通告訴中新社記者,當時他的工作室位于翠貝卡,離遭襲的雙子塔僅6條街,跑到屋頂的他紀錄了整個過程。
住在曼哈頓上城的唐娜?萊文斯頓說她沒有親眼目睹事件的發生,但風中飄來的粉塵和刺鼻的味道至今讓她記憶猶新。她的三聯畫《永恒的安息》以雙子塔上空的云為主題,“它們似乎在保護和指引著那些生命走向永恒的安寧”。
雕塑家埃里克?菲施爾在恐襲中失去了好友尼歐?列文。“就在事件發生前幾周,我們剛在一起聚會聊天,那是一段多么美好的時光。對不起,我實在難以描繪。”菲施爾先后創作了幾件不同大小和材質的作品《翻滾的女人》,以銘記幸存者和罹難者。
“他們通過藝術的觸角,反映出我們在15年前那個星期二的原始情感。”911紀念館館長艾麗斯?格林沃爾德說,藝術家和普通人一樣,努力理解那場奪走無辜生命、造成巨大破壞的災難,不僅讓人們重溫當日的情景,更試圖追尋其后的意義。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5年9月11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和第一夫人米歇爾在白宮的草坪上默哀片刻,紀念“911”恐怖襲擊14周年。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5年9月11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和第一夫人米歇爾在白宮的草坪上默哀片刻,紀念“911”恐怖襲擊14周年。](http://www.wldbs.com/d/file/wangmeilianbo/2017-01-17/9e84fe7b78a30b23fe51bfd779ec44bb.jpg)
斯通告訴中新社記者,那場恐襲改變了他的創作。現在他每天都來世貿中心4號樓67層的工作室,在約250米的高處俯瞰曼哈頓下城,以畫筆見證此地的重生。
萊文斯頓在恐襲后曾一度中斷三個月藝術創作。她說,當時走在街上看到一個背包,忍不住會猜想這是否是一個炸彈。“你看,到處都是警察,還有警犬”。
“相信我,我們一定會保證安全。”正在雙子塔的最后一根圓柱前駐足的海軍上校文森特信心滿滿。15年前恐襲發生時,文森特正在海上的艦艇上,如今他每年都會帶著世界各國來美參加文化學術之旅的學生來這個紀念館,“正是在這里,人們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我們為什么要進行反恐戰爭。”
911紀念館從2011年開放至今已接待2800萬游客。地下二層的展廳設計區仿佛與繁華嘈雜的曼哈頓隔絕,無論是講解員,還是參觀者,皆聲音低沉、語調輕緩。
今天,距911紀念日還剩十天。紀念館外的廣場,游人依舊如織。靜水深流的南池邊黑色的遇難者名墻上,一朵半凋謝的白玫瑰插在刻著伊恩?格雷名字的中間,于細雨中微微顫動。一米開外,扶著嬰兒車的孩子在蹣跚學步。在她身后,是三名神情嚴肅的配槍反恐警察。
記者注意到,在紀念館墻上以雙子塔廢鋼殘骸打造的維吉爾名言,“日日夜夜都不能把你從時間的記憶中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