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聯系人:首創特裝設計
- 手機:15975558396
- 電話:(86-020)29840768
- 郵箱:sczhanlan@163.com
- 地址:廣州天河區珠吉街東橫三路8號廣橋商務園B棟4樓
年末視覺盛宴-"上海視覺藝術設計展"精彩紛呈
由劉海粟美術館與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共同主辦的“上海視覺藝術設計展”近日揭幕。展覽匯集了全球范圍內最具活力的視覺藝術設計創作者作品,堪稱一場魔都年末視覺盛宴。
此次展覽的創作者們勇敢的擁抱新的技術,思路寬闊且極具冒險精神,他們注重和閱讀者之間的交流關系,這些特質讓他們的作品從某種程度上平衡了藝術的開放性和設計的目的性。本次展覽的愿望是進一步剝離其背景將它們放進美術館,讓每一位來到展覽的閱讀者能夠和它們對話,感受視覺藝術設計的魅力,并從中解構出屬于自己的作品體驗。本次展覽將持續到本月13日。
特別展:勝井三雄視覺藝術生涯致敬展
日本平面設計大師勝井三雄先生視覺藝術生涯作品回顧展。展出勝井先生的42幅海報作品和26套貫穿日本現代設計史的珍貴書籍設計代表作及部分視頻作品,創作年代跨越幅度超過40年。
勝井先生是最早在作品里全面引入計算機技術的設計師之一,并由此形成了他獨創的色與光的設計語言——“Digital Texture”。從他1958年獲得日本第八屆日宣美大獎的作品《紐約的人們》可以看到,在那個沒有計算機的時代,他已開始嘗試用當時最新穎的印刷技術來創造獨特的視覺效果。曾任MIT多媒體研究所長的John Maeda曾感嘆先生比年輕人對計算機技術參與到設計中持有更開放的心態和觀點。這次有幸邀請勝井先生開設特別回顧展,在有限的空間里精選展示了他設計生涯各階段的標志性作品,既有我們熟悉的多幅海報,也有先生在書籍設計中運用系統性語言的大量實踐。我們可以看到80多高齡的勝井先生在其設計生涯中對于視覺造型語言不斷的追求與創新。
全球視覺藝術設計25人展
來自全球范圍不同國家地區極具活力的25位創作者,他們的身份混合:設計師、藝術指導、策展人、教育者、作家等。他們被予以一個要求:回顧和展現自己的作品的開放性,它們是成組的、系列的,甚至是可以是被打亂的,但是要呈現出一種思考方式,一種源于自身對作品傾向的回顧。通過這些作品我們看到了這些優秀的視覺藝術創作者反應出了信息時代下“人的創作者”的身份特點,他們熟練的運用CG繪畫、攝影、影像、計算機生成等新的技術工具,創作上極具冒險精神,同時敏感的關注閱讀者的體驗,開放而不失藝術感,他們交織出了視覺藝術設計在這個時代下的新價值。
面的延展-動態海報藝術設計展
界面的延展:動態海報藝術設計展,特別邀請了來自大中華地區活躍在一線的優秀設計師和專業院校師生的動態文字與圖形設計作品,他們的創作基于這種豎向的“屏幕類海報”形式體現了平面視覺數字化的趨勢和藝術設計在界面的延展。這些作品受到技術與文化的雙重驅動,其混合性既體現在超媒體的特征上,也體現在設計語言的表現形式上,數字媒介天然具有的拼貼、混合、透明、變形、動態等等能力,使這一領域成為前沿設計的實驗陣地,對于視覺/文字語言的塑造不可避免地成為超越語言本身或作者原有意圖之上的工作,設計師的工作重心前移,從以往的手工藝從業者一躍成為內容的策劃者、建構參與者,日益成為塑造大眾文化景觀的重要力量。
D&AD2017獲獎作品展
D&AD是世界范圍內最具影響力的設計獎項,它是業界最難拿的創意獎之一。它堅持秉承的是讓精英創作者作為評審的主視角而故意避開廣告主,贊助商,品牌商的影響。所以自1962年以來它評選出來的獲獎作品幾乎都成為了創意業界的標桿作品。如同展覽主題探討的開放性作品觀念,D&AD的堅持提醒了創作者在商業設計作品上的對藝術,審美及閱讀者的尊重。從D&AD2017獲獎作品來看,社會使命感成為創意者群體新的開放性主題。
“設計對話”SIVA設計教育成果展
從古人手上的石斧到今天掌上的iPhone,設計的發展進程折射出人類文明發展的光芒,體現了人類文明在交流、融合中前進。
SIVA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始終堅持國際化辦學思想,始終堅持國際視野下的設計教育理念,不斷拓展國際合作教學的廣度和深度。多年來,設計學院與世界諸多名校開展了豐富的教學合作交流,這些教學活動不僅促進了不同國家師生之間的相互學習和了解,而且有力的推動了設計教育的改革與創新,給合作各方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教學收益。文明要對話,設計要交流,設計教育要在全球化語境中不斷自省、俱進。